【概况】
根据学校提出的“努力学习、认真总结、培育特色、以建迎评”的工作方针,学院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党建、思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在2008/2009学年学校二级管理考核中名列综合管理第一。
截止2009年底,学院在编教职工60人;全日制本科学生1732人,专科学生139人。设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商务4个本科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1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应用电子
技术专科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分别为校级重点学科A、B。
【教学、科研工作】
4月,学院举办了人才培养特色创建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具体目标定位和规格,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改革了课程体系,完善了专业方向模块,探索了创建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专业、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专业项目;截止年底,本科课程已拓展为近200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5门,省级重点教材2部;争取省财政资助和学校实验建设项目4项;顺利通过省合格实验室评估和省财政资助实验室绩效考核,建设、巩固了校外实践基地10余个;获得省新世纪一、二类教改课题各1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多项;软件课程群教学团队通过了校级重点建设团队的中期检查。通过并实施了《澳门威斯尼斯wns888教师业绩考核细则》,教学制度建设得到了完善,日常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全年开设124门课程,总学时数14320学时,未出现重大教学事故。
学院调整了学术委员会,在1月和7月两次召开了学院学科建设会议。学院科研业绩在学校2008/2009学年考核中名列第二。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分布式异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通信与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学科平台列入学校计划并实施建设;组建了因特网计算和智能系统研究所。电子就业、智能系统等学科方向初步形成了特色,“就业信息化研究与电子就业应用推广”项目获学校二级考核特色奖。
获得1项省科技计划、1项省教育规划课题和多项厅、校级科研课题;横向课题也拓宽了获取渠道,获得横向课题5项(经费32.5万);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EI收录6篇、一级4篇、二级核心13篇;出版部编教材2本;获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邀请多位中外专家来学院交流讲学。资助学生科研项目29项,举办了学生科技成果展,进一步彰显“学生科研”特色。学生获得省ACM本科组铜奖、省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三等奖,全国首届大学生数学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浙江省第八届高等数学竞赛二、三等奖;获得省科技新苗计划、大学生创新计划7项、学校资助科研计划多项。
【师资队伍建设】
2009年,学院全聘教授2位,引进博士2名,硕士8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4人晋升副高职称,3人获得中级职称。截止年底,学院有正高职称5人(包括特聘、全聘),副高职称16人。1人获得学校首届“树人奖”,1人列入省青年师资资助计划,2人入围学校第二届“心目中好老师”提名奖。
【党群与学生工作】
学院调整了总支委员和支部结构,有教工支部4个、学生支部1个。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支部创新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实践基地建设。坚持标准规范、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举办党校培训班2期,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96名,发展党员83名。2名教师和2名学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位教师被评为校级思政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
学院招收新生487名;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34名,一次性签约率为93.09%,有3名毕业生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学院深入开展“建学风、树班风、筑院风”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一年级工程”,狠抓新生入学教育;结合学困生、贫困生具体情况深入开展帮扶工作。8个班级被评为“学院学风优胜班”,5个班级评为“校优良学风班”。假期学院派出5支社会实践分队进行社会实践。获得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名带队教师获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社团优秀指导教师。学院举办了第5期学生干部培训班,承办了学校ACM竞赛、焊接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开展了就业专题讲座,举办了学院专场招聘会。在学校校2008/2009学年二级管理考核中,学院的学生工作排名第二。